試駕|AITO問界M5 EV,華爲、賽力斯聯名之作,的確挺有“料”?
隨着汽車行業的不斷革新,國內新能源市場已進入規模化的體量市場。與此同時,隨着新能源滲透率不斷提升,那些手握30萬元左右購車預算的消費者,也紛紛將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車。
究其原因,一方面得益於政策的引導和優惠,另一方面則是逐漸趨向成熟的新能源產品,在續航、舒適度、實用性,以及智能化等方面,越來越符合大衆消費的需求。不僅如此,在這個價位區間,消費者們也更加傾向於選擇擁有大空間的純電SUV車型。
那說到這,就不得不提及華爲賦能,賽力斯聯名推出的——AITO問界M5 EV(參數丨圖片),其憑藉賽力斯與華爲在新能源技術上的優勢,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上,絕對是一個不容小覷的角色。
下面,通過本次試駕,AITO問界M5 EV究竟能有多少“料”在身上?一起來看看吧!
選哪一個版本更加實惠?
首先,在售價方面,作爲AITO問界的首款純電車型,問界M5 EV共有四款,其中智駕版(帶激光雷達)共有兩款車型,分別爲28.98萬元的後驅版,和30.98萬元的四驅版。
除此之外,還有兩款車型不搭載激光雷達,起售價分別爲26.58萬元和28.98萬元。而此次試駕體驗,我們拿到手的是不帶激光雷達的問界 M5 EV四驅性能版。
然後就是動力系統上的區別,其實在排除激光雷達的區別後,就是後驅和四驅的區別了。目前,問界M5 EV兩驅版車型採用後驅佈局,電機功率爲200kW,電機扭矩爲360N·m,百公里加速7.1s;而四驅版車型則採用前後雙電機佈局,電機綜合功率爲365kW,電機綜合扭矩爲675N·m,百公里加速4.5s。
而在在續航方面,問界M5 EV則擁有四種續航里程,根據官方數據,後驅版和後驅智駕版車型的純電續航里程,分別爲620km和602km(CLTC 工況),而四驅版和四驅智駕版車型的純電續航里程爲552km和534km(CLTC 工況)。但不論是哪一款純電車型,其電池包容量均爲80kWh,採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組。
所以,綜上所述,小編我還是比較推薦續航更長的後驅標準版,也就是續航能達到620km,並且價格在26.58萬元。當然,如果需要更強的性能以及更高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,可以選擇以上版本,畢竟問界M5 EV性能版和智駕版,在此前的試駕體驗中,也是很出色的。
純電版駕駛感受怎麼樣?
還是迴歸到試駕體驗,在實際長途駕駛體驗一番後,由於同樣採用的是前雙叉臂和後多連桿的底盤懸掛,相比較已有的增程版車型,其實與想象中的表現差異不大,這套底盤系統還是夠舒適的,韌勁十足。如果要說區別的話,或許是因爲更大電池組的緣故,純電版車型調校稍硬一些。
所以,在底盤原本充滿韌性的基礎上,路感方面會稍顯清晰一些。同時,在鋁合金前雙叉臂的硬件支持下,整車在高速進出匝道對於側傾方面的抑制較好。當然,這些是基於其定位家庭用車的標準下個人體驗感受,不過相較於特斯拉Model Y,其底盤表現確實更加舒適。
另外,在操控方面,說到底轉向手感還是偏電子味一點,雖然提供了多種駕駛模式可選擇,但整體感覺不大,雖然夠精準,但是還是偏向於舒適取向了點。或許可以在特定的模式下,將整體的調校反饋再偏向激進一些,那就更好不過了。
除此之外,由於恰逢五一假期,本次試駕體驗高速路況居多,得益於四驅系統加持,無論是定速巡航,還是加速超車,問界 M5 EV四驅版的表現的確堪稱“猛男”。當然,由於是純電版,沒有了增程器的存在,所以擁有更優的靜謐性表現。
真實續航怎麼樣?
正如開頭所說,購買新能源車型,尤其是純電車型,除了在駕駛感受、智能體驗上更優之外,沒有了增程器,也就意味着必須將“續航焦慮”考慮在內。這就是小編我推薦更長續航版本的原因,所以,我們還是再聊點比較現實的話題——續航。
前面有提到,此次車輛體驗基本上都是在高速路。因爲正值“五一”假期,在超2000km的使用過程中,絕大部分行駛路況是在高速,車輛橫跨了廣東、江西、湖南等地區,使用環境溫度也經歷了舒適的十幾度,再到酷熱的三十多度。除了溫度之外,車輛也經歷了大暴雨的情況。
綜合體驗下來,如果按限速在100km/h的高速路行駛,車輛基本上是非常線性的在往下掉,並沒有出現某個地方斷崖的情況,基本能維持在18kWh/100km。如果你想跑快一點,車輛在110km/h-120km/h的時速下,電耗會往上增加幾度,大概在20kWh/100km。
這樣的表現對於一款四驅車型而言,其實是在可以接受範圍內。
當然,在保證快充條件的情況下,面對中短途出行,我們並不需要過於擔心。畢竟跑得快,不如充得快,反而需要考慮充電條件是否富足,比如充電基礎設施是否完善。所以,我們可以以此爲參考,至少在高速路況下,能保持20kWh/100km以下的能耗表現,問界 M5 EV的能耗表現還是很不錯的。
華爲、賽力斯賦能下的優勢是什麼?
最後,還得聊一聊問界M5 EV的車機系統,也就是Harmony OS智能座艙,想必這也是問界M5 與其他新能源車型劃開優勢的所在,也是大家選擇新能源車的所在,就是智能體驗。
多的咱們也不講,目前Harmony OS智能座艙已經迭代到3.0版本,像新增超級桌面、PC雙屏協同、智慧尋車、HUD高度自適應調節、主駕隱私模式、小藝免喚醒等多項核心功能,這都是它的優勢所在。
其實實際體驗下來,非常直觀的一個感受就是,這套智能車機系統,在華爲鴻蒙系統的支持下,整體人機交互體驗得到更深層次感的交流,也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,這是其他新能源車型、或者新勢力品牌做不到的。
例如,智能語音助手小藝支持長達60秒的連續對話,並且能識別四音區識別以及方言等。此外,在專爲智能車載場景打造的華爲應用市場生態下,目前已有豐富的App以及便捷服務。可以看到,在開放的鴻蒙生態下,Harmony OS智能座艙纔是真正的智能車機系統。
車友觀察:更好的體驗纔是新能源的優勢
作爲與華爲“深度賦能”的戰略品牌,從最初的增程到如今的純電,AITO問界的產品,既融合雙方技術優勢,也構建了智能化優勢。可以看到,AITO問界M5除了自身產品實力過硬,在續航、舒適、空間、智能等方面,越來越符合大衆消費的需求。
可以預見,華爲與賽力斯的深度合作,從產品角度上來看,問界M5 EV的推出,的確展示出不俗的技術實力。目前來看,縱使被“造車與否”所質疑,在30萬級的價位區間,問界M5的確挺有“料”的。
總之,如果有考慮購買,個人還是非常推薦入手後驅版車型,至於需不需要上搭載激光雷達的智駕版,或者選擇更加“激進”的四驅性能版,按需購買吧。或許,相比較競品,Harmony OS智能座艙的加持,纔是AITO問界獲得消費者認可的優勢所在。